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系教授
黃有光 為英國《金融時報》中文網撰稿
近期世界各國股市波動,歐美多國經濟數據不好,令人們擔心危機與衰退是否會再來。
問金融危機為什么重要,可能會被認為多此一問。對于非經濟學者而言,這可能是對的,但經濟學者必須問。為什么呢?
根據傳統宏觀經濟學的分析,當貨幣供應量變動或是其他因素,使名目總需求變動,只能夠影響價格,并不能夠影響實值產量與就業量。這就是貨幣是中性的結論。而且,工資也是一個價格,總體價格的變動,同時、同向與同樣程度地改變物價與工資,因而也不影響實值工資。因此,金融危機、股市下跌、(名義)總需求減少,并不是很重要,至少不會造成大量失業,對于不玩股票的大眾影響不大。
然而,實際上金融危機非常重要,經常嚴重影響實值產量與就業,正如我們兩三年前所看到的。實際社會與經濟理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異呢?
并不是所有的經濟理論都與實際社會有巨大的差異。根據筆者多年來的分析,金融危機或其他使總需求大量減少的事件,對經濟很可能有重大影響。這分析方法是把傳統的微觀、宏觀與全局均衡綜合起來,所以稱為綜觀;它與傳統宏觀有一個重大的不同,即不假定傳統宏觀所假定的完全競爭。
一個完全競爭的廠商,不能夠影響價格,只能夠以市場價格出售其產品,并且可以出售任何它愿意出售的數量。因此,為了把利潤極大化,就生產到邊際成本等于價格的水平。總需求的改變,必須通過對價格的改變,才對完全競爭的廠商有影響。
然而,對于整個經濟或宏觀問題而言,整體價格變動,在不考慮時滯等問題時,也會使成本做同向與同比例的變動。這種價格與成本的同比例變動,不改變完全競爭廠商的利潤極大化的產量。因此,總需求變動,不影響實質經濟變量。這就是傳統經濟學貨幣中性的結論的微觀基礎。
當一個完全競爭的廠商已經生產在其利潤極大化的產量時,在同樣的價格下,它不愿意多賣。然而,你問問實際經濟中的廠商,在同樣的價格下,他們是否愿意多賣。一百個廠商中至少有95個非常愿意多賣。不然,他們何苦花廣告費與雇用推銷員來增加售量?可見實際經濟中的絕大多數廠商并不是完全競爭者。
給定需求的情況,一個非完全競爭的廠商,要多出售產品,須要減低價格。靠減價來增加售量,未必能夠增加利潤。不過,如果需求增加而成本情況不變,則廠商可以不必減少價格而增加售量,利潤會大量增加。相反的,需求下跌會使產量、利潤、就業量下跌。因此,金融危機與貨幣供應量等會影響總需求的東西,都可能會影響實質經濟,因而很重要。
三年前金融危機后,雖然各國靠寬松的貨幣政策與擴張的財政政策,避免了1929年式的大蕭條,然而造成危機的美國經濟問題,包括其對外與政府的巨大雙赤字,并沒有改善,更談不到解決。實際上,其短期的財政擴張政策,反而大量增加了政府赤字,使政府負債占總產量的比例,從2008年的約71%增加到現在的99%。
美國GDP年增長率從去年*后一季的3.2%,減少到今年**季的1.9%與**季的1%。失業率更是高企于9%以上。美國每個月需要增加125,000個工作,才能夠勉強維持失業率不變。分析者預測8月份的就業量只能夠增加75,000個。*近實際數字出來時卻顯示完全沒有增加!
奧巴馬總統推出4470億美元的就業計劃,股市卻繼續下跌。大概投資者已經認識到,短期的擴張,并不能解決長期的問題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伯南克也于近日警告,美國需要減少赤字的計劃,不然就會造成長期的經濟損害。短期需要擴張,長期需要減少赤字的矛盾,使美國陷入“招數出盡,黔驢技窮”的困境。
包括所謂“歐豬四國”的許多歐洲國家,經濟情況比美國更加糟糕。因此,一定程度的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,在歐美很難避免,雖然其程度多數會比三年前的要輕微,因為人們應該多少會吸取上次股市過分下跌的教訓。
澳大利亞與亞洲多數國家的情形與歐美完全不一樣,他們的政策火藥庫很充實。如果有需要,可以推出五萬億、六萬億計劃。不過,這并不表示,亞洲的投資者可以高枕無憂。
簡介:黃有光,1942年出生于馬來西亞,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(Monash)大學經濟系教授。 1980年被選為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,1986年成為被選入Who's Who in Economics: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-1986的十名澳大利亞學者與全球十名華裔學者之一,2007年獲得澳大利亞經濟學會*高榮譽—杰出學者(distinguished fellow),曾任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。近期于內地出版《宇宙是怎樣來的?》、《從諾獎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經濟學謬誤》。
(注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)
本文編輯 徐瑾 jin.xu@ftchinese.com